Hi,大家好,我叫秋水,当前专注于 AI Agent 和 AI 工作流自动化。
上一篇文章后(从0到1开发一个AI Agent),有的朋友问我,我日常收集内容不光是网页链接,还有一些视频文案、自己的思考等等,这些内容有的在微信收藏夹中,有的在网页收藏夹中,有的做了一个收集好内容的微信群,这些内容七零八落,找起来用起来非常费劲。
基于大家的需求,我们这篇文章,带大家打造从0到1打造一个知识库 AI Agent(智能体) 。
接下来我们看一段演示视频。

我用飞书知识问答来检索和利用之前我存到飞书云文档中的内容。
内容具体的存放的过程:
-
我会将短视频链接、要收藏的文章url、我的思考等发送给我的微信助理艾琳。
-
艾琳后面接入了扣子开发的知识库智能体,存放到飞书文档中。
-
存放过程中,智能体对于文章类的,会帮我们总结概要,爆款短视频,会帮我们分析爆款的原因,然后再保存。
接下来,我们进入正题,从0到1到打造个人知识库 AI Agent(智能体)。
同样,我希望大家看完后,收获最大的是如何打造知识库的思维过程,这些是高价值的知识。
全文 3900 字,可以先收藏,慢慢观看。
这篇文章,分成了三部分
-
第一部分,知识库需求分析 -
第二部分,知识库 AI Agent 搭建实操 -
第三部分,部署微信助理
需求分析
接下来,我们开始第一部分的内容:需求分析。
哪些功能?
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知识库?
知识库就是我们的第二大脑,它是一个集中存放知识、查阅知识、利用知识的地方,它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点:
-
• 保存方便 – 可以用最少的步骤、最短的时间进行保存。 -
• 集中存放 – 不再有”这个保存在哪里了?”的困扰,所有内容都在一个地方。 -
• 查找方便 – 不需要记住准确的文件名或位置,通过关键词或问题就能找到相关内容。 -
• 信息关联 – 不同的信息之间可以建立联系,形成知识网络,帮助你发现新的见解。 -
• 多平台访问 – 无论你在手机、电脑还是平板上,都能方便地存取知识。
平台如何选型?
接下来,我们对知识库智能体平台进行选型。
-
• 扣子智能体平台:目前对于大多数非技术人员来说,智能体平台优先选择的就是扣子,首先在扣子内部使用无任何费用,其次扣子中集成的插件生态也很多、且免费,再者可以发布到很多的平台,例如小程序、飞书、自己的系统等等。 -
• 飞书云文档:内容我们可以存储到飞书云文档、多维表格中,扣子智能体平台可以非常方便的与其对接。 -
• 飞书AI知识回答:查询端我们可以选择飞书知识问答,飞书新上线的问答平台,集成了 DeepSeek R1,并且它可以把飞书云文档当成知识库,对里面的内容直接进行检索、利用,生成新的内容。 -
• 微信助理和扣子:至于我们将内容发给智能体的触点,一个可以通过微信助理发给智能体,另外可以直接在扣子智能体里使用。
很多朋友可能会说,有很多的笔记软件平台啊,为啥不用啊,可以用的啊,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。
这里我们是用大厂的产品自建,安全、免费、功能多,后期扩展性强。
当然,我们是可以混合使用的,最主要的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、快速、方便的收集我们的内容。
存储内容有哪些?
接下来,我们思考一下,日常我们都会有哪些内容会放到知识库中。
首先文档类的、写作类,直接在飞书云文档里上传或者写作就好了。
其次看到好的文章需要收藏起来。
再者就是好的视频,我们希望把视频文案保存下来。
还有我还会收藏一些优质的站点。
最后就是我们突然有灵感的时候,需要赶紧记录起来。
… …
以上大多数内容收藏的场景,在手机端都可以借助微信助手作为保存内容的快捷入口。
例如将一个文章链接、视频链接发送给微信助手,微信助手自动调用后端扣子智能体;
智能体提取文章概要、关键词等,提取视频的文案、文案分析等,并且可以自动分类,最后保存到飞书文档中。
标签目录如何划分?
接下来,我们聊一下在初期构建个人知识库的时候,可能耗时最多的地方,目录和标签。
例如我的目录如何定义最好,内容标签如何定义最好,这个貌似是很多人在搭建个人知识库的时候比较纠结的地方。
如果你对规划知识库的目录没有头绪,我们可以借用《打造第二大脑》书中的PARA分类法。
P – 项目(Projects)
-
• 这些是你当前正在进行的、有明确完成期限的工作 -
• 比如:准备周五的演讲、装修房子、在做的项目 -
• 特点:有具体截止日期,有明确的成功标准
A – 领域(Areas)
-
• 你需要长期关注和维护的生活或工作责任 -
• 比如:健康管理、职业发展、技能提升、自媒体学习 -
• 特点:没有具体截止日期,需要持续关注和维护
R – 资源(Resources)
-
• 你感兴趣或认为将来可能有用的信息和材料 -
• 比如:烹饪食谱、编程知识、旅行目的地信息 -
• 特点:按主题收集,以备将来查阅或使用
A – 存档(Archives)
-
• 不再活跃但可能需要保留的信息 -
• 比如:已完成的项目、过去的记录、不再关注的兴趣 -
• 特点:已完成或不再相关,但值得保存以备查询
PARA 分类法的核心理念是:让信息组织服务于行动,通过这种分类方式,你可以:
-
• 快速找到当前需要的信息(项目) -
• 不会忘记长期重要的事情(领域) -
• 积累对你有价值的知识(资源) -
• 保留历史记录但不让它们干扰当前工作(存档)
如下是我的飞书云文档的文件夹划分,我也是按照 PARA 分类法,其他云盘等都是按照这个分类的。
但是我增加了 Inbox 文件夹,用于放置待整理的内容。
增加了 Insight 文件夹,用于放置我的日常瞬间产生的灵感或者思考,当然有很多其他的 app 可以是专门做这个事情的,如果有最好定时同步到这里,打造一个集中存储的知识库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Qiushui、AI、Develop 三个目录我日常用的比较频繁,所以也列在了一级目录,按照 PARA 分类法,这三个目录实在 Area 目录下的。
实际执行的时候,要抓住本质,灵活应用。

如何快速查找和利用?
在以往很多的扣子知识库智能体教程中,对于存储的知识,只能用来智能体查找,即利用扣子智能平台自带的知识库,但当数据量逐步大了以后,其实是不太适应的,并且二次利用创作起来也有点麻烦。
今天我们推荐的另外一种方式,就是飞书知识问答它不仅可以帮我检索存在飞书云文档里的内容,还可以通过提示词直接创作。

可以在文末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体验。
业务架构图
经过上面我们的分析,可以梳理出这个知识库智能体的业务架构图。
通过微信助理和扣子发布出来的智能体,可以快速保存一段思考、一篇好的文章、一个爆款视频等。
扣子开发的知识库智能体,作为内容处理的核心

智能体搭建
在上一篇文章(从0到1开发一个AI Agent)中,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文章保存到飞书表格中的例子。
这次知识库智能体搭建的时候,我们在上个例子中新增两个工作流,分别是保存思考内容和保存爆款短视频。
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,后期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延展,例如海外的链接读取、本地文件的读取、网址收藏等等。
这样可以把自己收集信息的每一个途径都可以做成一个工作流,达到快速收藏内容、分析内容的过程。
下图是我刚增加的两个工作流,在这里说一个小插曲,有些朋友以前问过,为啥我做的智能体运行的时候,不自动调用工作流呢?
除了你选的大模型的能力太弱以外,一般是你在这里的工作流说明说的过于简单,大模型不知道这个工作流是干啥的,自然就不会去主动调用了。
下面的一些实操截图只放置了核心的节点,如果需要看完整的,等待视频推出后,我会在视频中,将每个节点都演示一遍。

保存思考内容
工作流可以在保存文章的工作流上进行修改,将原先读取链接内容的节点去掉。



保存爆款短视频



部署微信助理
部署前的一些注意事项
-
• 部署之前,需要安装 Python ,Docker。 -
• 可以在本地电脑部署,但是部署成功后,电脑需要一直开着。 -
• 建议买一台云服务器,阿里云、腾讯云都可以,一般有优惠的,100-200区间就可以,一定要购买同省份的服务器。 -
• 部署过程中,有遇到的问题可以直接问 AI,让其协助你解决。 -
• 最后一定要耐心、耐心、再耐心,细节很多。
如何部署具体说明
由于篇幅的缘故,这里我就不一一列出详细步骤了,大家可以根据如下两个网址的操作步骤,安装微信助理。
https://docs.dify.ai/zh-hans/learn-more/use-cases/dify-on-wechat
https://github.com/hanfangyuan4396/dify-on-wechat
连接扣子智能体的配置文件如下,“#”部分为说明,正式部署的时候需要去掉。
# coze config.json文件内容示例
{
"coze_api_base": "https://api.coze.cn", # coze base url
"coze_api_key": "xxx", # coze api key
"coze_bot_id": "xxx", # 根据url获取coze_bot_id https://www.coze.cn/space/{space_id}/bot/{bot_id}
"channel_type": "gewechat", # 通道类型,当前为个人微信
"model": "coze", # 模型名称,当前对应coze平台
"single_chat_prefix": [""], # 私聊时文本需要包含该前缀才能触发机器人回复
"single_chat_reply_prefix": "", # 私聊时自动回复的前缀,用于区分真人
"group_chat_prefix": ["@bot"], # 群聊时包含该前缀则会触发机器人回复
"group_name_white_list": ["ALL_GROUP"] # 机器人回复的群名称列表
}

演示视频见“我叫秋水”视频号,三天后发布。
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结束了,如果你觉得不错,随手点个赞、在看、转发三连吧。
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,也可以给我个星标⭐。
谢谢你看我的文章,我们,下次再见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我叫秋水